随身携带什么成语故事视频?砺带河山: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束带结发:束系衣带,挽起发髻。指出仕。梨花带雨:象沾着雨点的梨花一样。原形容杨贵妃哭泣时的姿态。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娇美。拖泥带水: 比喻说话做事不干脆利落。一衣带水: 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那么,随身携带什么成语故事视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成语故事都有哪些
(一)铁杵磨针
【典故】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二)闻鸡起舞
【典故】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成语故事有哪些?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是,人的思想认识如果不符合客观实际,就不会把事情做成功。二是,客观实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把陈规旧章当成解决新问题的法宝,也要闹笑话。作者这种思想是朴素的唯物思想,辩证思想 。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该成语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在句子中多作谓语、定语或状语,多含贬义 。
成语故事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楚人一不小心,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滑落江中,他赶紧伸手去抓,可惜为时已晚,宝剑已经落入江中。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 。
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个记号,并且对大家说:“这是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家都不理解他为何要这样做,也不再去问他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楚人捞了半天,始终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宝剑不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吗?我还在这里刻上了记号,现在怎么会找不到呢?”
听他这么一说,那些人纷纷大笑起来,说道:“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会随船移动,你又怎能找得到你的剑呢?”
一琴一鹤下一句
成语故事大全 共833个
爱鹤失众 爱屋及乌 安步当车 安居乐业
安然无恙 安如泰山 按兵不动 按图索骥
暗渡陈仓 暗箭伤人 八面威风 八仙过海
拔苗助长 拔山举鼎 拔帜易帜 白面书生
白头如新 白云亲舍 百步穿杨 百尺竿头
百川归海 百发百中 百感交集 百闻不如一见
百丈竿头 百折不挠 败军之将 班门弄斧
半部论语 半途而废 傍人门户 包藏祸心
抱残守缺 抱薪救火 杯弓蛇影 杯水车薪
背道而驰 背水一战 本末倒置 逼上梁山
比肩接踵 必恭必敬 毕恭毕敬 筚路蓝缕
髀肉复生 鞭长莫及 标新立异 别开生面
别无长物 别有天地 宾至如归 冰山难靠
兵不血刃 兵不厌诈 兵贵神速 病入膏肓
波澜老成 伯乐相马 博而不精 博士买驴
卜昼卜夜 补天浴日 捕风捉影 不辨菽麦
不逞之徒 不耻下问 不打不成相识 不打不相识
不得要领 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寒而栗 不合时宜
不胫而走 不拘一格 不堪回首 不可多得
不可救药 不可同日而语 不伦不类 不名一钱
不求甚解 不屈不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甚了了
不识时务 不贪为宝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学无术
不遗余力 不因人热 不远千里 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不知所云 不自量力 不足为外人道 才高八斗
才占八斗 残杯冷炙 沧海桑田 草船借箭
草菅人命 草木皆兵 差强人意 长驱直入
长袖善舞 唱筹量沙 朝三暮四 车水马龙
车载斗量 沉鱼落雁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诚惶诚恐
城狐社鼠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城下之盟 乘风破浪
乘人之危 乘兴而来 惩羹吹齑 程门立雪
魑魅魍魉 尺短寸长 赤膊上阵 踌躇满志
出尔反尔 出类拔萃 出奇制胜 垂头丧气
唇亡齿寒 此地无银三百两 从善如流 寸草春晖
寸木岑楼 打草惊蛇 大笔如椽 大材小用
大放厥词 大腹便便 大公无私 大逆不道
大器晚成 大义灭亲 呆若木鸡 弹冠相庆
当局者迷 当头棒喝 当务之急 倒持泰阿
倒屣相迎 倒行逆施 道不拾遗 道听途说
得过且过 得陇望蜀 点石成金 雕虫小技
东窗事发 东山再起 东施效颦 董狐之笔
董狐直笔 斗粟尺布 杜口裹足 短兵相接
断头将军 对牛弹琴 对症下药 多多益善
咄咄怪事 恶贯满盈 尔虞我诈 二桃杀三士
发愤忘食 发奸擿伏 发蒙振落 罚不当罪
反求诸己 返老还童 方寸已乱 方寸之地
防微杜渐 放虎归山 飞蛾扑火 飞黄腾达
飞将数奇 飞鸟惊蛇 废寝忘食 分崩离析
分道扬镳 分庭抗礼 焚书坑儒 奋不顾身
风吹草动 风声鹤唳 风烛残年 奉公守法
釜底抽薪 釜底游鱼 妇人之仁 负荆请罪
负隅顽抗 负重致远 赴汤蹈火 覆巢无完卵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覆水难收 改过自新 改弦更张
甘拜下风 感戴二天 感恩图报 刚愎自用
纲举目张 高山流水 高屋建瓴 高阳酒徒
高枕无忧 割席分坐 革故鼎新 各得其所
各自为政 公而忘私 狗尾续貂 苟延残喘
诟如不闻 孤注一掷 顾曲周郎 瓜田李下
刮目相看 管鲍之交 管中窥豹 过河拆桥
过门不入 海角天涯 害群之马 邯郸学步
汗流浃背 沆瀣一气 好好先生 合浦珠还
河伯为患 河东狮吼 涸辙之鲋 鹤立鸡群
哄堂大笑 鸿鹄之志 后顾之忧 后来居上
后起之秀 后生可畏 囫囵吞枣 狐假虎威
胡服骑射 华而不实 划粥割齑 画饼充饥
画虎类犬 画龙点睛 画蛇添足 黄绢幼妇
黄粱美梦 黄粱一梦 挥汗成雨 讳疾忌医
火树银花 火中取栗 机不可失 鸡口牛后
鸡鸣狗盗 及瓜而代 疾风劲草 家徒四壁
家喻户晓 贾人渡河 价值连城 坚壁清野
间不容发 见怪不怪 见利忘义 见猎心喜
江郎才尽 胶漆相投 胶柱鼓瑟 狡兔三窟
脚踏实地 嗟来之食 结草衔环 桀犬吠尧
竭尽全力 解衣推食 借花献佛 巾帼英雄
金口木舌 金石为开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近水楼台
噤若寒蝉 泾渭分明 惊弓之鸟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精卫填海 井底之蛙 九牛一毛 酒池肉林
居安思危 居心叵测 鞠躬尽瘁 橘化为枳
举案齐眉 举措失当 举一反三 拒谏饰非
决一雌雄 绝妙好辞 开诚布公 开卷有益
开门揖盗 开天辟地 侃侃而谈 苛政猛于虎
克己奉公 克勤克俭 克绍箕裘 刻不容缓
刻舟求剑 空洞无物 空前绝后 空穴来风
空中楼阁 口蜜腹剑 口若悬河 扣盘扪烛
枯鱼之肆 夸父逐日 胯下之辱 脍炙人口
旷日持久 困兽犹斗 蓝田生玉 滥竽充数
狼狈不堪 狼狈为奸 狼子野心 劳而无功
老蚌生珠 老当益壮 老马识途 老牛舐犊
老生常谈 老妪能解 乐不思蜀 乐极生悲
李代桃僵 力不从心 利令智昏 连篇累牍
梁上君子 两败俱伤 两袖清风 临渴掘井
临难不惧 柳暗花明 路不拾遗 论功行赏
洛阳纸贵 马革裹尸 马首是瞻 买椟还珠
满城风雨 芒刺在背 盲人摸象 毛遂自荐
门可罗雀 门庭若市 扪虱而谈 孟母三迁
名不虚传 名落孙山 名正言顺 明目张胆
模棱两可 摩肩接踵 磨杵成针 木人石心
内助之贤 南柯一梦 南山可移 南辕北辙
南州冠冕 难兄难弟 囊萤映雪 囊萤照书
鸟尽弓藏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牛鼎烹鸡 牛衣对泣
弄巧成拙 奴颜婢膝 怒发冲冠 呕心沥血
排难解纷 攀龙附凤 盘根错节 旁观者清
旁若无人 抛砖引玉 赔了夫人又折兵 蓬生麻中
鹏程万里 披坚执锐 披荆斩棘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疲于奔命 匹夫之勇 片言折狱 贫贱之交
平步青云 平易近人 萍水相逢 破釜沉舟
破镜重圆 剖腹藏珠 扑朔迷离 璞玉浑金
七步之才 七擒七纵 期期艾艾 齐大非耦
奇货可居 歧路亡羊 骑虎难下 杞人忧天
气壮山河 千变万化 千金市骨 千钧一发
千里鹅毛 千里送鹅毛 千虑一得 千人所指
千万买邻 千载难逢 前倨后卑 前倨后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前徒倒戈 黔驴技穷 强弩之末
巧取豪夺 青出于蓝 青梅竹马 轻虑浅谋
轻如鸿毛 倾箱倒箧 请君入瓮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穷兵黩武 曲高和寡 曲尽其妙 曲突徙薪
取而代之 权宜之计 犬牙交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人给家足 人杰地灵 人面桃花 人弃我取
人琴俱亡 人人自危 人死留名 人心如面
人言可畏 人自为战 忍辱负重 任人唯贤
日不暇给 日暮途穷 日暮途远 如火如荼
如胶似漆 如释重负 如鱼得水 如坐针毡
孺子可教 入木三分 入室操戈 入吾彀中
塞翁失马 三寸之舌 三顾茅庐 三令五申
三迁之教 三人成虎 三生有幸 三折其肱
杀鸡取卵 杀鸡焉用牛刀 杀身成仁 山鸡舞镜
伤风败俗 上下其手 上行下效 舍本逐末
舍旧谋新 舍我其谁 神机妙算 升堂入室
生花妙笔 生灵涂炭 生吞活剥 声名狼藉
尸居余气 尸位素餐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师出无名
十面埋伏 十目一行 十行俱下 识时务者为俊杰
拾人牙慧 食不甘味 食指大动 始终不渝
始作俑者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世外桃源 市道之交
势如破竹 室如悬磬 手不释卷 守株待兔
首鼠两端 熟能生巧 双管齐下 水滴石穿
水落石出 水深火热 司空见惯 死不旋踵
死而不朽 死灰复燃 死里逃生 四海之内皆兄弟
四面楚歌 随珠弹雀 所向无前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泰山压卵 贪得无厌 贪小失大 坦腹东床
探骊得珠 螳臂当车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李满天下
天夺之魄 天花乱坠 天经地义 天罗地网
天下无双 天涯海角 天衣无缝 天真烂漫
天之骄子 铁杵磨成针 同仇敌忾 同甘共苦
同工异曲 同流合污 同舟共济 投笔从戎
投鼠忌器 图穷匕见 屠龙之技 土崩瓦解
兔死狗烹 兔死狐悲 退避三舍 脱颖而出
外强中干 完璧归赵 玩火自焚 玩物丧志
万马齐喑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万死不辞 亡戟得矛
亡羊补牢 王顾左右而言他 妄自尊大 望梅止渴
望门投止 望洋兴叹 危如累卵 威武不屈
为富不仁 为虎作伥 为人作嫁 为渊驱鱼
韦编三绝 围魏救赵 惟命是从 尾大不掉
未可厚非 未能免俗 未雨绸缪 味如鸡肋
畏首畏尾 闻鸡起舞 闻雷失箸 闻一知十
刎颈之交 卧薪尝胆 乌合之众 无出其右
无功受禄 无价之宝 无可奈何 无能为役
无妄之灾 吴牛喘月 吴市吹箫 吴下阿蒙
吴越同舟 梧鼠技穷 五日京兆 五色无主
五十步笑百步 物极必反 物以类聚 徙宅忘妻
瞎子摸鱼 下笔成篇 下笔成章 下车泣罪
下里巴人 先发制人 先声夺人 先忧后乐
相敬如宾 相提并论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削足适履
小时了了 小题大作 小巫见大巫 小心翼翼
笑里藏刀 胁肩谄笑 心旷神怡 心有灵犀一点通
欣欣向荣 信誓旦旦 兴高采烈 行将就木
胸有成竹 休戚相关 朽木不雕 徐市求仙
栩栩如生 悬梁刺股 雪泥鸿爪 寻章摘句
揠苗助长 言不由衷 言过其实 言人人殊
言犹在耳 奄奄一息 偃旗息鼓 掩耳盗铃
燕雀处堂 羊质虎皮 阳春白雪 洋洋得意
仰人鼻息 养虎为患 叶公好龙 夜郎自大
一败涂地 一暴十寒 一笔勾销 一不做,二不休
一场春梦 一成一旅 一筹莫展 一代楷模
一发千钧 一饭千金 一傅众咻 一鼓作气
一国三公 一寒如此 一狐之腋 一挥而成
一挥而就 一箭双雕 一夔已足 一鳞半爪
一毛不拔 一鸣惊人 一木难支 一目十行
一诺千金 一钱不值 一窍不通 一丘之貉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日千里 一日三秋 一身两役
一身是胆 一事无成 一丝不苟 一网打尽
一问三不知 一误再误 一蟹不如一蟹 一薰一莸
一言九鼎 一言为定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一衣带水
一意孤行 一扜黄土 一字千金 一字之师
依样葫芦 以古非今 以管窥天 以规为瑱
以邻为壑 以卵击石 以貌取人 以强凌弱
以身试法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以逸待劳 倚门倚闾
义不容辞 义无反顾 亦步亦趋 异军突起
易如反掌 意气扬扬 因人成事 因势利导
引狼入室 引锥刺股 饮醇自醉 饮鸩止渴
郢书燕说 映月读书 忧心如焚 游刃有余
有备无患 有脚阳春 有名无实 有恃无恐
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 予取予求 愚公移山
与狐谋皮 与虎谋皮 羽毛未丰 欲盖弥彰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鹬蚌相争 缘木求鱼 约法三章
月下老人 越俎代庖 运筹帷幄 运斤成风
糟糠之妻 凿壁偷光 曾参杀人 债台高筑
枕戈待旦 争先恐后 郑人买履 之乎者也
知彼知己 知难而退 止戈为武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只重衣衫不重人 纸上谈兵 纸醉金迷 指鹿为马
趾高气扬 至死不悟 志在四方 炙手可热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置之度外 中饱私囊 中流击楫
忠言逆耳 终南捷径 众口铄金 众怒难犯
众叛亲离 众志成城 重蹈覆辙 州官放火
逐客令 煮豆燃萁 助纣为虐 专横跋扈
专心致志 庄生梦蝶 庄周梦蝶 惴惴不安
捉襟见肘 自惭形秽 自食其果 自相矛盾
纵虎归山 走马看花 醉翁之意不在酒 左提右挈
作壁上观 作法自毙 作舍道边 作威作福
作威作福 坐观成败 坐怀不乱 坐山观虎斗
坐享其成
成语故事大全有哪些?
成语小故事----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2.揠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3.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
随身携带是成语吗
(一)铁杵磨针
【典故】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二)闻鸡起舞
【典故】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以上就是随身携带什么成语故事视频的全部内容,原指宋朝赵抃去四川做官,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张琴和一只鹤。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成语故事:北宋时期,地方官赵抃去蜀地成都赴任,随身行李就是布袋中的古琴与竹篓里的白鹤,分别驮在一匹马上,其他就是两袖清风。宋神宗听说赵抃的行李就只有一琴一鹤,十分赞赏他的为人,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