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及问题?1.乐不思蜀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来形容有些人安于现状,乐而忘返。还形容有些人乐而忘本。故事: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那么,成语故事及问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我知道的成语故事
朝乾夕惕
每天多问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效果如何、怎样改进,凡事多从自身找原因,既要亡羊补牢,更要朝乾夕惕
某君去异地观光时,甚感风光美景陶情冶志,心情特畅。回家时才发觉不见了手机,回想起曾被人“不小心”撞了一下,意识到手机是被人“拿走”了。顿生愠意,大骂那扒手之不义。
第二次外出却又重复了上次的故事。“真是可气…”…正当朋友们义愤填膺,不齿那不义之举时,他却感叹道:
“我不恨那扒手,只恨我自己,”朋友们有点莫不着头脑。
“像我这样的人,不给小偷做贡献,谁还会给他们做贡献?”
他既像自嘲,又若有所思。
的确,被偷了东西固然可气,那小偷也着实可恶,可正是自己的邋遢和粗心给才给小偷提供了机会,他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而不去怨天尤人,可谓亡羊补牢。
我想,这种从自身找原因的思考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正可以迁移到我们的做人做事上。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虽然无足轻重,但会不会影响他人,是否顾及到他人的感受,思想和言行能否做到慎独。教学中,从自身找原因,时刻自我剖析更将使问题及时解决:如课堂上孩子是否表现积极,鼓励孩子方式是否奏效,怎样使孩子接受批评等,都要从自身找出不足,以便预防或弥补。
焚膏继晷
这个成语出自唐朝韩愈的文章《进学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写四个成语故事
朝乾夕惕
zhāoqiánxītì
〖解释〗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出处〗《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示例〗虽肝脑涂地,岂能报效万一?惟~,忠于厥职。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
朝乾夕惕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2004-10-9 11:00:01
在齐国创立春秋霸业中,管仲曾运筹帷幄辅助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他更时时劝勉桓公克己省身,巩固盟主之位。
据《管子·中匡》记载,管仲曾劝勉桓公朝乾夕惕,保持晚节。故事是这样记载的,桓公曾郑重地请管仲宴饮。桓公准备好了宴请的馆舍,挖了一口新井,用柴草覆盖着。诽戒十天,召见管仲。管仲到了以后,桓公拿着酒爵,夫人拿着酒杯敬酒。但酒过三觞,管仲就走了。
桓公发怒说:“我斋戒十天来宴请仲父,自以为够恭敬的了。仲父却不辞而出,原因何在?”鲍叔与隰朋也赶了出来,追管仲于途中说:“桓公发怒了。”
管仲回来,进院中,背靠屏风而立,桓公不同他讲话。再往前走,进到中庭,桓公还不同他讲话。再往前走,接近堂屋,桓公说:“我斋戒十天来宴请仲父,自以为无所得罪了。您不辞而出,不知是什么原因?”管仲回答说:“沉溺于宴乐的就沾染忧患,厚于口味的就薄于德行,怠慢于听朝的缓于政事,有害于国家的危于社稷,我就是因为这些而敢于走出的。
关于成语的寓言故事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成语故事的问题提出
一言九鼎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
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
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
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
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
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
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
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
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
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
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衣锦还乡
《南史.卷三八.柳元景列传》
庆远字文和,元景弟子也。……霸府建,为从事中郎。武帝受禅,
封重安侯,位散骑常侍,改封云杜侯。出为雍州刺史,加都督。帝
饯於新亭,谓曰:「卿衣锦还乡,朕无西顾忧矣。」始武帝为雍州
,庆远为别驾,谓曰:「昔羊公语刘弘,卿后当居吾处。今相观亦
复如是。」曾未十年,而庆远督府,谈者以为逾於魏咏之。
掩耳盗铃是寓言故事还是成语故事
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舌战群雄,锦囊妙计,羽扇纶巾, 鼎足三分, 过五关斩六将,乌合之众,缓兵之计,死心塌地,虚张声势,步步为营, 桃 园 三 结 义等
三 顾 茅 庐
官 渡 大 战 后, 曹 操 打 败 了 刘 备。 刘 备 只 得 投 靠 刘 表。曹 操 为 得 到 刘 备 的 谋 士 徐 庶, 就 慌 称 徐 庶 的 母 亲 病 了, 让 徐 庶 立 刻 去 许 都。 徐 庶 临 走 时 告 诉 刘 备, 隆 中 有 个 奇 才 叫 诸 葛 亮, 如 果 能 得 到 他 的 帮 助, 就 可 以 得 到 天 下 了。
第 二 天, 刘 备 就 和 关 羽、 张 飞 带 着 礼 物, 到 隆 中 去 拜 访 诸 葛 亮。 谁 知 诸 葛 亮 刚 好 出 游 去 了, 书 童 也 说 不 准 什 么 时 候 回 来。 刘 备 只 好 回 去 了。
过 了 几 天, 刘 备 和 关 羽。 张 飞 冒 着 大 雪 又 来 到 诸 葛 亮 的 家。 刘 备 看 见 一 个 青 年 正 在 读 书, 急 忙 过 去 行 礼。 可 那 个 青 年 是 诸 葛 亮 的 弟 弟。 他 告 诉 刘 备, 哥 哥 被 朋 友 邀 走 了。
以上就是成语故事及问题的全部内容,不耻下问,成语,语出《论语》。意思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出 处:《论语·公冶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