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上君子讲成语故事绘画?1、“梁上君子”的原义是躲在梁上的人;窃贼的代称;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在句子中可充当主语、宾语。2、成语故事:陈寔的大度,使得梁上君子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可以看出做人一定要自我勉励。恶人的本性不一定都是坏的。坏的习惯、思想,往往都是由于不注重自己的修养而成的,那么,梁上君子讲成语故事绘画?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简笔画成语故事
1、梁上君子,汉语成语,拼音是liáng shàng jūn zǐ,意思是躲在梁上的君子,窃贼的代称,比喻小偷,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的人。出自《后汉书·陈寔自传》。
2、成语故事
陈寔在乡间,以平和的心对待事物。百姓争执时,陈寔判决公正,告诉百姓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后没有埋怨的。大家感叹说:“宁愿被刑罚处治,也不愿被陈寔批评。”当时年景不好,民众没有收成,有小偷夜间进入陈寔家里,躲在房梁上。陈寔暗中发现了,就起来整顿衣服,让子孙聚拢过来,正色训诫他们说:“人不可以不自己努力。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养而形成,于是到了这样的地步。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小偷大惊,从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诚恳认罪。陈寔开导他说:“看你的长相,也不像个坏人,应该深自克制,返回正道。然而你这种行为当是由贫困所致。”结果还赠送二匹绢给小偷。从此全县没有再发生盗窃。
画龙点睛成语故事简短
【拼音】liáng shàng jūn zǐ
【成语故事】东汉灵帝时小官吏陈寔心地善良,做事公正无私。有天晚上一个小偷溜进他的屋里躲在屋梁上,他发现后并没有下令捉拿,而是把儿子、孙子叫到身边,给他们讲如何做人,不要学梁上的那位君子。小偷深受感动就下地求饶。陈寔给钱放他回。
【典故】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后汉书·陈寔传》
【释义】梁:房梁。躲在梁上的君子。窃贼的代称。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
【用法】作主语、宾语;比喻小偷
【相反词】正人君子
【成语例句】
◎ 知道什么人夜里会从房上下来吗?梁上君子,贼!可是当吴三爷爷扒着西院的院门往里面张望的时候,你猜吴三爷爷看见了什么?第二天一早,吴三爷爷就跑到正院来,迎着正要去洋行上班的我爷爷兴高采烈地说道:"老祖宗,恭喜啦,府上的日月是愈来愈发旺了。"
成语故事配图画大全
梁上君子[ liáng shàng jūn zǐ ],梁:房梁。躲在梁上的君子。窃贼的代称。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梁上君子出自《后汉书·陈寔自传》,比喻小偷,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的人。
故事内容:陈寔在乡间,以平和的心对待事物。百姓争执时,陈寔判决公正,告诉百姓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后没有埋怨的。大家感叹说:“宁愿被刑罚处治,也不愿被陈寔批评。”当时年成不好,民众没有收成,有小偷夜间进入陈寔家里,躲在房梁上。陈寔暗中发现了,就起来整顿衣服,让子孙聚拢过来,正色训诫他们说:“人不可以不自己努力。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养而形成,于是到了这样的地步。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小偷大惊,从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诚恳认罪。陈寔开导他说:“看你的长相,也不像个坏人,应该深自克制,返回正道。然而你这种行为当是由贫困所致。”结果还赠送二匹绢给小偷。从此全县没有再发生盗窃。
关于成语故事的绘画大全
梁上君子的成语故事:东汉时颍川郡许县有一个叫陈寔的人。他为人比较公正,办事公道,乡邻有什么口角、争执之类的事,总喜欢找他去评判是非,类似于现在的仲裁处。有一年,河南一带灾情严重,百姓缺粮,饥民到处都是。一天夜里,有个小偷钻进陈塞家偷东西,爬在堂屋的梁上躲藏了起来。陈寔暗中窥见了,并没有吱声,他想:“这个小偷虽说行为不正,并不是生下来就变坏了,应该帮助教育他改正过来。”于是,他就装着没有看见,若无其事地起了床,把儿女子孙们统统唤到堂屋里来,态度严肃、语气严厉地教训他们说:“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意思是说: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要严格地要求自己。所谓坏人,也并不是生就的坏,但沾染了坏习惯,又不能克制自己,就会变坏的。那个梁上君子不就是这样的吗!梁上的那个小偷,自知已被主人发现,听了陈寔指桑骂槐地一番教训,更是又惊又喜,连忙从屋梁上跳下来,向陈寔叩头请罪。陈寔和善地开导他说:“我看你不像是个坏人,应当很好地改掉这恶习。不过,这大概也是由于贫困造成的吧。”说罢,就命家人取来两匹白绢送给小偷。小偷再三叩谢而去。从此以后,这一带地方就很少发生偷盗的事情了。
成语故事绘本图画
每天成语小故事分享――梁上君子。了解中国文化,了解时代背景,了解中国人的智慧。 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进步。陈寔通过特殊的方式,教育小偷该洗归正。
以上就是梁上君子讲成语故事绘画的全部内容,梁上君子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道理是:汉代陈寔的家里,夜间来了一个窃贼,躲在屋梁上,陈寔把他叫做梁上君子(见于《后汉书·陈寔传》),后来就用“梁上君子”做窃贼的代称。成语(chéngyǔ,idioms)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