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中的成语故事?7、难兄难弟东汉陈元方的儿子和陈季方的儿子是堂兄弟,都夸耀自己父亲的功德,争个不休,就去问祖父,祖父说:“元方难为弟,季方难为兄”(见于《世说新语·德行》)。意思是元方好得做他弟弟难,季方好得做他哥哥难。后来用“难兄难弟”形容兄弟都非常好,难分高下。今多反用,讽刺两人同样坏。那么,世说新语中的成语故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世说新语里面的成语

《世说新语》里成语故事有:【望梅止渴】,【一览无余】,【二童一马】,【七步成诗】,【才高七步】等。

望梅止渴: 原指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该词语出自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一览无余:形容视野广阔,没有阻碍,把 事物或景象都看在眼里,没有遗漏。也指事物简单,看得十分清楚,或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环境视野空旷,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也作“一览无遗”。出自南朝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七步成诗:曹操死后长子曹丕继位。曹丕唯恐几个弟弟与他争位,便先下手为强,夺了二弟曹彰的兵权;又逼四弟曹熊上了吊。此时就剩下老三曹植,曹丕深恨之。故命曹植在大殿之上走七步,然后以“兄弟”为题即兴吟诗一首,但诗中却不能出现“兄弟”二字,成则罢了,不成便要痛下杀手。曹植不假思索,立刻脱口而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便是赫赫有名的“七步成诗”。曹丕听了以后潸然泪下,没下得了手,只是把曹植贬为安乡侯。

世说新语排条篇

【席不暇暖】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 陈(仲举)曰:“武王式商容之间,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释义:连席子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原指东奔西走,不得安居。后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近义词:应接不暇、日理万机

反义词:无所事事、闲得发愁

【难兄难弟】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 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之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释义:原义形容两兄弟都好,才得相当,难分上下,今指共过患难的人或都处于同样困境(环境艰苦)的人,含贬意。

近义词:一丘之貉、不相上下

反义词:大相径庭、判若云泥

【身无长物】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

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释义: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近义词:别无长物、空空如也、阮囊羞涩、家徒四壁

反义词:绰有余裕、丰衣足食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世说新语人物

文言文《世说新语·道旁苦李》翻译:

王戎七岁的时候,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断了。

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这个故事写王戎小时候,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

文章最后讲“取之信然”说明他的推理是正确的,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世说新语》中的成语故事:

1、望梅止渴

曹操带兵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士兵们渴得很,曹操骗他们说:“前面有很大的一片梅树林,梅子很多,又甜又酸。”士兵听了,都流出口水来,不再嚷渴。

出自《世说新语·假谲》。后用来比喻用空想或假象安慰自己。

2、难兄难弟

东汉陈元方的儿子和陈季方的儿子是堂兄弟,都夸耀自己父亲的功德,争个不休,就去问祖父,祖父说:“元方难为弟,季方难为兄”。意思是元方做他弟弟难,季方做他哥哥难。

出自《世说新语·德行》,后来用“难兄难弟”形容兄弟都非常好,难分高下。今多反用,讽刺两人同样坏。

3、割席分坐

三国时管宁跟华歆同学,合坐一张席读书,后来管宁鄙视华歆的为人,把席割开分坐。

世说新语的成语

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大家都夸他是奇童。孔融很懂礼貌,父母非常喜爱他。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最小的小弟挑,小弟挑走了一个最大的。父亲让孔融挑,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 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中国。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孔融让梨的寓意:孔融让梨是指人们懂得谦让、礼貌和尊重他人,具有尊老爱幼和尊长的好习惯!

孔融让梨造句:妈妈买了两个本子,小红把漂亮的本子给了妹妹,她具有孔融让梨的精神,大家都要跟她学习!

刻舟求剑的故事:古代有个楚国人,带着一把剑要乘船渡江。一不小心,他的剑掉进了江水里。他没有跳下水找剑,却在船沿上做了个记号。他说:“这就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等船靠岸了,他才沿着记号跳下水里找剑。他找了很久,结果呢?当然是什么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这么远,而剑却还留在原来掉下去的地方呢。所以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找剑,真是太糊涂了。如果要找到剑,应该在掉下去时立刻跳到水里。

刻舟求剑的寓意:刻舟求剑的意思是说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是不断变化的,要用变化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世说新语的3个成语完整故事

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典故

1、 【难兄难弟】

【含义】比喻兄弟才德都好,难分高下。后来多比喻两人同样坏。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第八条

2、【割席绝交】

【含义】割断席子,表示断绝交情,不再来往。常用来形容朋友绝交不再往来。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第十一条

3、【小时了了】

【含义】 指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三条

4、【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含义】字面意思是鸟巢倾覆了,其卵就会破。用来比喻一人罹祸,全家都不得幸免。后也泛指事之整体被毁灭,其个体也无以保全。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第五条

5、【拾人牙慧】

【含义】牙慧,原指言谈中所流露之智慧,后喻他人曾说之言论与见解。拾人牙慧,比喻拾取他人一言半语为己用,或抄袭他人之言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第二十七条

6、【标新立异】

【含义】原指独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后来多指提出新奇的主张,创造新奇的式样;有时带贬义,指另搞一套。

【出处】 《世说新语﹒文学》第32条

7、【皮里春秋】

【含义】 指表面不露好恶、不表态度,但内心实际上是有褒贬的。

【出处】 《世说新语﹒赏誉》第66条

8、【嵚崎历落】(qīn qí lì luò)

【含义】比喻品格卓异出群。

以上就是世说新语中的成语故事的全部内容,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故事说明】李元礼就是李膺,东汉朝臣、名士,名气很大。《世说新语﹒德行》有载:“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