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成语看手?白手起家、毛手毛脚、指手画脚、大显身手、手不释卷、手足情深、心灵手巧、手忙脚乱、手疾眼快、游手好闲、妙手偶得、赤手空拳、束手待毙、炙手可热、爱不释手、胼手胝足、手足无措、手舞足蹈、措手不及、眼疾手快、一手遮天、眼高手低、触手可及、唾手可得、得心应手、束手就擒、那么,猜成语看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猜成语最大的手是什么

1一身是胆

2 一箭双雕

3 马到成功

4 井底之蛙

5无懈可击

6五十步笑百步

7凤毛麟角

8手舞足蹈

9张牙舞爪

10眉开眼笑

11上下其手

12一网打尽

13一石二鸟

14一触即发

15一掷千金

16七嘴八舌

17窃窃私语

18眉飞色舞

19怒目而视

20眉来眼去

21唇枪舌剑

22破门而出

23破涕为笑

24 痛哭流涕

25隔墙有耳

26 掩耳盗铃

27眼明手快

28穿针引线

29浑水摸鱼

30闻鸡起舞

31顺手牵羊

32咬牙切齿

33手忙脚乱

34东张西望

35挤眉弄眼

36盲人摸象

37手忙脚乱

38七上八下

39抓耳挠腮

40大摇大摆

41前仰后合

42对牛弹琴

43画蛇添足

44捶胸顿足

天手打一成语疯狂看图

1、一身是胆,一身:全身,浑身;胆:胆量;一身是胆,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英勇善战。也作"浑身是胆"。

2、一箭双雕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yī jiàn shuāng diāo,释义:雕,一种凶猛的大鸟。意为一箭射中两只雕,借以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3、马到成功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mǎ dào chéng gōng,形容事情顺利,刚开始就取得成功。出自元·郑廷为《楚昭公》。

4、井底之蛙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jǐng dǐ zhī wā ,释义:意为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借以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

5、无懈可击

6、凤毛麟角

病手柄打一成语成语

没玩过,但是感觉应该是先用手指做出是几个字的成语,(4或者8什么的),动作幅度要夸张一些,大一些,有人物或者动物的成语,在一人分饰两角,最好像演哑剧一样,没有生物的成语,字的笔画少的也可以在空中写出来,但是要难理解一点。举个例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先用手指比八,告诉对方是八个字,然后逐一拆字做动作——摇手(不),用手比划出一个门的样子,钻进去(入),在脑门上写一个王字,两手手指弯曲在脸庞做出老虎吃人的样子,再比划一下刚才钻的门(虎穴)。两手一抱(焉得),然后在嘴巴旁边做出刚才老虎的样子,但是动作要小。后一句也可做成钻进洞里,指地上,然后再换个角度做出小老虎的样子,再回到刚才的位置,抱起刚才的“小老虎”,走出去。

手画图猜成语

一般有闻鸡起舞,挤眉弄眼,抓耳挠腮,鸡飞狗跳,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前俯后仰,指手画脚,交头接耳,摇头晃脑,抓耳挠腮,愁眉苦脸,昂首阔步,昂首望天等等

成语(chengyu,idioms)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 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手下一个天字打一成语

词目 登峰造极 使用频率 常用

发音 dēnɡ fēnɡ zào jí

释义 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出处 明·顾炎武《与人书》二七:“君文之病,在于有韩、欧。有此蹊径于胸中,便终身不脱依傍二字,断不能登峰造极。”

示例 到了清末,梁启超先生的“新文体”可算~。(朱自清《经典常谈·文第十三》)

近义词 叹为观止、空前绝后、超群绝伦、无与伦比

反义词 屡见不鲜、平淡无奇

歇后语 癞蛤蟆跳上金銮殿

英文 reach the peak of perfection

灯谜面 攀世界之巅;到达玉皇顶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到达极高的境地

以上就是猜成语看手的全部内容,【拼音】yǎn míng shǒu kuài 123 【含义】看得准,下手快。形容眼光敏锐,动作利索。【用法】用于褒义。【示例】茅盾《生活之一页》:“幸而我们的‘小姐’眼明手快,从一个孩子手上买到一个洋铁罐,估量有六七磅之多,代价二元。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